今年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11月23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我省三年行動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已基本完成,2020年至今,已連續(xù)34個月未發(fā)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累計已超過46個月;2021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與2019年相比,分別下降27.43%、17.15%。2021年,我省在國務院安委會年度安全生產考核巡查中被評為“優(yōu)秀”等次。
我省共有煤礦375座,原煤產量排名全國第三;非煤礦山583座、尾礦庫311座,企業(yè)數量居全國第七;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yè)395家、經營企業(yè)3792家、重大危險源690處,油氣產量當量排名全國第一;公路總里程超過18萬公里,油氣長輸管線、城鎮(zhèn)燃氣供應管道、壓力管道總里程達10.7萬公里,在用特種設備47.76萬臺(套)。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生產供應保障基地、東西部地區(qū)的重要交通樞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yǎng)地,我省扎實開展三年行動、確保安全生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立足標本兼治,我省推進專項整治。煤礦領域,出臺礦長考核記分管理辦法、駐礦安全監(jiān)督員管理辦法,制定煤礦安全管理6項標準規(guī)定,完成煤礦災害風險普查核查,完成了117處煤礦“明盤”治理、128處整改提升煤礦安全綜合評估。非煤礦山領域,建立尾礦庫、地下礦山包保責任制度,對秦嶺保護區(qū)、南水北調水源地、黃河流域等重點地區(qū)尾礦庫安全風險開展現場核查,制定了225座礦山、285座尾礦庫“一礦一策”整治方案,三年來關閉184座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礦山。危險化學品領域,實行“一園一策”,完成30個化工園區(qū)整治提升和風險評估,已全部降為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消防領域,落實農村和社區(qū)“321”精準防火工作機制,115個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城市綜合體建成專職微型消防站。道路交通運輸領域,建成“三客兩危一隧道”智能監(jiān)管和大貨車監(jiān)控平臺,完成123處公路隧道安全隱患整治、624座公路危橋改造。城市建設領域,消除城鎮(zhèn)燃氣安全隱患7.7萬處,整治存在安全隱患自建房1萬余棟。工業(yè)園區(qū)、特種設備、文化旅游、油氣長輸管道、民爆等其他領域排查出的350多項安全隱患已整治完成。
在嚴格監(jiān)管執(zhí)法方面,一方面,我省監(jiān)督企業(yè)遵章守規(guī),依法生產,督導建立企業(yè)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guī)生產建設行為,三年來累計行政處罰企業(yè)10.7萬家,責令停產整頓4761家,列入聯合懲戒名單728家,移送司法機關1187人,處罰企業(yè)主要負責人128人。
三年行動期間,我省出臺了《陜西省安全生產事前問責實施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記者 甘甜)
責任編輯:李一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