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教育科技

西農大小麥條銹菌感病基因編輯試驗取得重要進展
2024年06月13日 10:18 陜西日報

  記者11日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了解到,由該校教授、作物抗逆與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曉杰帶領的科研團隊,繼兩年前發(fā)現(xiàn)小麥中協(xié)助條銹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黃淮麥區(qū)主產小麥品種進行改良并進行田間試驗,發(fā)現(xiàn)這些小麥品種不易再受到條銹病菌的侵染。這標志著該項技術從理論到指導生產實踐邁出了關鍵一步。

  2022年,國際頂級期刊《細胞》(Cell)在線刊發(f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免疫團隊歷經18年的研究成果——王曉杰帶領的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了小麥中協(xié)助條銹菌感染的感病基因。進入到田間試驗階段,王曉杰的團隊先在麥苗發(fā)青時將幼胚取下,隨后將質粒導入幼胚,完成基因編輯過程。隨后,團隊將篩查基因編輯成功的幼胚育成麥苗,再移植到試驗田中種植。夏收時節(jié),試驗小麥喜獲豐收。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編輯協(xié)助條銹菌感染的感病基因TaPsIPK1后的品種產量,與未編輯品種產量相比無顯著差異。且條銹病抗性由高感提高到中抗或高抗,實現(xiàn)了編輯感病基因提高品種對條銹病的抗性,且保持了原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顯示了編輯品種在生產上良好的應用潛力。此外,該研究創(chuàng)制出的廣譜抗病農藝種質材料,為小麥抗銹病育種提供了寶貴的抗源材料。

  小麥是世界種植最廣泛的禾谷類作物之一,為全球超過25億人口提供主食。然而,病蟲害常造成小麥產量重大損失,嚴重威脅糧食安全。小麥條銹病是氣傳性的真菌病害,具有易傳播流行特性,是小麥頭號重大生物災害,被稱為小麥“癌癥”,在全世界小麥種植區(qū)均有發(fā)生。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發(fā)生過8次小麥條銹病大流行。

  下一步,王曉杰團隊將致力于通過基因編輯讓原有小麥品種對小麥條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病害實現(xiàn)“兼抗”。“這也是實現(xiàn)農業(yè)綠色高質量發(fā)展、保障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彼f。(記者 姚友明)

責任編輯:王雨蜻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