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7月6日電 題:“95后”導游對話秦俑:愿做歷史長河的“文化擺渡人”
作者 楊英琦
“嬴政的父親是誰?”“兵馬俑里面有沒有真人?”“看兵馬俑到底在看什么?”一條條關于兵馬俑的“冷知識”經“95后”導游王鈺之口快速輸出,有人在她高達兩百萬瀏覽量的講解視頻下留言:“本來要劃走,結果認真看了兩遍!
王鈺在抖音平臺上的賬號已有超四百萬粉絲,“專家型導游”是網友對她的評價。從兵馬俑的單眼皮到秦國都城變遷史,從陶俑手掌上的“事業(yè)線”到商鞅變法……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宏大的家國情懷在王鈺的口中完美融合,青澀面孔與厚重歷史的反差感使她吸睛無數(shù)。
畢業(yè)于旅游管理專業(yè)的王鈺入行不久,就開始嘗試在景區(qū)直播講解。起初她希望通過線上講解鍛煉工作能力,但隨著答疑難度越來越大,王鈺開始重新理解導游的職責。
“線下帶團最多幾十人,游覽的過程由我主導,但線上人群龐大、問題更廣泛多樣,我成了被引導的人!蓖踱曋饾u發(fā)現(xiàn),看風景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景區(qū)背后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成了當下游客關注的重點,“旅行像是‘行走的課堂’,導游作為‘文化擺渡人’,需要帶領游客真正地走進城市,感受歷史”。
“這次參觀兵馬俑是一段非凡的經歷,它加深了我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理解!本妥x于西安交通大學的陳懿明來自泰國。王鈺走紅網絡后,陳懿明被她的講解風格所吸引,即使已去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他又一次前往,期待聽到關于中國歷史的詳細解讀。
通過導游講解,陳懿明再次“看見”了兵馬俑!扒刭傅拿娌刻卣、秦人的高超技藝、古代中國的生活場景清晰出現(xiàn)在我眼前。導游的講解對于我理解兵馬俑的意義至關重要。她不僅幫助我看到了文物,還讓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它們與秦朝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
為了看到游客“飽餐”后的眼神、應對更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疑問,王鈺不敢“止步”。在工作之余,從跟聽其他導游的講解,到閱覽相關書籍、紀錄片,王鈺會隨時將需要的知識點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中,包括將軍俑、青銅劍等各種內容。
“直播是我獲得講解新靈感的一個途徑!奔词挂酝瑯勇肪上千次走近兵馬俑,面對這個家喻戶曉的“文旅IP”,王鈺堅信它“不可能被講完”,在她看來,“探索歷史是永無止境的。你會發(fā)現(xiàn)越挖越細,越挖越多,這取決于你要怎么挖掘”。
同時,作為“95后”,王鈺更理解年輕游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坝绕湓诔錆M唐風秦韻的西安,在漢服、國風盛行的環(huán)境下,我們愿意回看歷史,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蓖踱曄Mㄟ^自己的解讀,向更多遠道而來的青年展示這處文化標識,讓更多人在其中感受到文化的共鳴。
“這趟穿越時空的旅程讓我看到了古代文明對當今世界的影響與聯(lián)系。我還會再來!标愜裁髡f。
看兵馬俑到底在看什么?“看俑背后的人,看人背后的國家,看國家背后的歷史,看歷史中傳承了千年的文化自信!蓖踱曉诰W絡平臺的視頻中作答。(完)
責任編輯: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