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道由網友分享的小學數學題引發(fā)了輿論熱議。據網傳截圖顯示,題目為:下面是一位病人的體溫記錄統計圖,請你認真分析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從以上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什么信息?”考生答道:“這個病人快好了!钡擃}卻被老師扣掉了4分。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發(fā)出質疑,“難道不對嗎?這不是開放式的題目嗎?”甚至有自稱是兒科醫(yī)生的網友給出結論:“雖然可能用了激素等抗炎藥控制了體溫,但也表明病情大概率穩(wěn)住了,是在好轉”,所以孩子答“這個病人快好了”,符合邏輯,展現出了知識結合實踐的能力,“請把這4分還給他!
答“這個病人快好了”被扣分 網友:“請把這4分還給他”
7月8日,記者在網上找到了分享上述數學題的網友。據其社交賬號顯示,該題是小學數學·青島版(五四制)中的一道,由該網友6月30日發(fā)布在網上。題目為:下面是一位病人的體溫記錄統計圖,請你認真分析統計圖并回答下列問題。孩子前兩題都答對了,卻在第三題答“這個病人快好了”被扣了4分。
在評論區(qū)里,不少網友認為,孩子的答案并沒有錯,“從數據來看,這個病人的體溫開始趨于正常,不就是快好了嗎?”甚至有不少疑為醫(yī)護人員的網友表示,“雖然題目沒給出病人的年齡、性別等其他數據,但光從體溫來看,確實是不發(fā)燒了。請把這4分還給他!
7月2日,分享該題的網友在評論區(qū)公布了“正確答案”——從哪天到哪天體溫相對穩(wěn)定。即使公布了“正確答案”,仍舊有很多網友表示無法理解孩子的原答案錯在哪里。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這是數學題,是要考核數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但考生給出的答案是醫(yī)學上的判斷,沒有體現出數學的特性,所以不得分是正常的。
通過私信交流,記者聯系上了分享該試題的網友。她表示,孩子已經知道了題目的標準答案并接受了,“這是一個統計圖的題,答案肯定跟圖的走向有關!弊鳛榧议L是否否定了孩子的答案,該網友則表示他們并沒有說孩子什么,只是覺得搞笑,“我還跟她老師說你學生的答案火了!睂<遥捍耸驴袋c是開放式命題
仍遭遇標準答案思維
一道普通的數學題為什么會引發(fā)大家的關注,是否有些小題大做?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爭議這道數學題的答案是什么,并非小題大做,“此事的看點是,開放式命題仍遭遇標準答案思維。從標準答案思維看,這名小學生的答案不符合命題要求,應該扣除4分。但是,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素質看,應該擺脫標準答案思維,鼓勵學生觀察、思考,只要答案合情合理,就應該給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初等教育階段出題人要盡可能減少標準答案式的出題模式,避免學生形成標準答案式思維,標準答案式思維可能會限制學生們的想象和成長。
據了解,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曾在《關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卷試題結構,減少記憶性試題,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堅決防止偏題怪題,促進有效考查學生綜合素質。對此,熊丙奇認為,這是重要的命題改革方向,“增加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本質上就是要破除標準答案思維。讓小學生分析體溫統計圖,就是一道不錯的帶有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的題目,但這道題卻被標準答案破壞了。顯然,比命題改革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閱卷思維,如果還是給開放性題目統一的標準答案,就無法起到開放命題的作用!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實習生 代紫庭
責任編輯: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