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韋香惠)近日,知名女演員柳巖發(fā)文稱自己患有子宮肌瘤,并分享了她的治療經歷與術后復發(fā)情況,這一消息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
![截圖自柳巖微博 截圖自柳巖微博](http://www.shx.chinanews.com/2024/0715/U995P10DT20240715112807.jpg)
常見于育齡期女性
北京市海淀醫(y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yī)師韓娟向中新健康介紹,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一種常見良性腫瘤。約有25%的女性在一生中會患有子宮肌瘤,且多見于30至50歲的育齡期到絕經期女性。
大多數(shù)子宮肌瘤患者并無明顯癥狀,僅在體檢或婦科檢查時偶然發(fā)現(xiàn)。然而,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月經異常(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腹部腫塊及下腹墜脹等癥狀。當肌瘤增大并壓迫膀胱或直腸時,還可能導致尿頻、尿急、排尿困難、便秘等壓迫癥狀。極少數(shù)情況下,子宮肌瘤還可能影響生育,導致不孕或流產。
對于柳巖在文中所說的手術后仍然復發(fā)的情況,韓娟表示,一般來說,多發(fā)性子宮肌瘤較為常見,也就是說,子宮上可見多個肌瘤。對于保留子宮且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女性而言,有些小的肌瘤未能剔除,可能會繼續(xù)長大,或者出現(xiàn)新發(fā)的肌瘤。
無癥狀的子宮肌瘤無需特殊干預
“并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要進行手術”,韓娟介紹,是否需要手術并不完全取決于肌瘤大小,而是基于患者的具體癥狀,如月經異常(量多、經期延長)、貧血、壓迫膀胱或直腸、影響妊娠等。此外,肌瘤位置、生長速度及是否有惡變跡象也是判斷是否需手術的重要因素。
她表示,大部分無癥狀的子宮肌瘤僅需定期復查B超監(jiān)測其大小變化,無需特殊干預。對于那些需要手術的情況,根據個體年齡、生育需求以及肌瘤的具體情況選擇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
此外,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還包括藥物治療,這主要用于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前預處理糾正貧血、縮小肌瘤和子宮體積,為手術治療做準備。需要強調的是,藥物治療通常無法根治子宮肌瘤。
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體檢
中新健康了解到,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遺傳易感性、性激素水平以及干細胞功能失調等因素有關。
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齡女性患病率更高,而絕經后,隨著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往往會縮小甚至消失。此外,生活環(huán)境的壓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也可能對子宮肌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一定作用。
目前,醫(yī)學上對于子宮肌瘤尚無明確的預防方法。韓娟建議,女性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宮頸癌篩查,了解子宮附件情況以及宮頸是否有病變等。(完)
責任編輯: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