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陜西新聞7月19日電 (記者 張一辰)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千年古都 詩韻長安”——2024全媒體西安文旅行活動18日落幕。本次活動意在以詩為媒,促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活動首站選在全國首個以詩經(jīng)文化為主題的4A級景區(qū)——詩經(jīng)里小鎮(zhèn)。此間古色古香、詩意盎然,煙雨蒙蒙中更有幾分“蒹葭蒼蒼”的詩意。陜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商子秦以《詩經(jīng)里聽“風”“雅”“頌”》為題,講解了詩經(jīng)的由來與深遠影響,帶領(lǐng)采風團在游園中沉浸于《詩經(jīng)》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從容風雅的生活態(tài)度。
隨后,采風團來到了昆明池·七夕公園,這里曾是豐鎬故地,孕育了西周的絕代風華,后來又成為漢代水軍訓練基地。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誕生地。因而,昆明池•七夕公園和詩歌有著太多的緣分。在此間的畫舫上,商子秦帶領(lǐng)采風團共同朗誦杜甫的《牽牛織女》,“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眻雒嫖禐閴延^。
在華清宮里,采風團一行重溫李楊愛情的浪漫。“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一曲《長恨歌》,寫盡了唐明皇和楊貴妃那場曠世戀情。特別是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更讓人扼腕嘆息。而華清池正是這千古愛情的見證之地。此外,采風團還在這里體驗了拓片的制作過程。
采風團媒體代表周英說:“唐詩給長安的厚重歷史添上了濃濃的詩意。長安因唐詩而被人們牢牢記住,唐詩也因長安而更加豐潤飽滿。徜徉在唐詩平仄有序的韻律中,長安在我們的眼里越發(fā)的靈動起來。”
兩天時間中,采風團從詩歌起源地詩經(jīng)里小鎮(zhèn)出發(fā),循漢唐雄風走過了昆明池•七夕公園、灞河之濱和華清宮,在翠華山、長安唐村尋覓山水田園詩的深意,曲江池邊感悟唐詩的恒久魅力,采風團成員劉青稱:“此次活動,從詩歌起源地開始,到唐風市井街區(qū)的沉浸式體驗結(jié)束,每一步都飽含詩意,讓我愈發(fā)愛上了腳下的土地!
商子秦表示:“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詩歌之城。長安處處有詩意,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無數(shù)詩歌名篇。這次活動既是西安旅游形式的一次創(chuàng)新,又促進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完)
責任編輯:王雨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