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文化旅游

揭開北周武帝宇文邕“神秘面紗”:展廳變身科技考古“實驗室”
2024年11月27日 08:4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11月26日電 (楊英琦 阿琳娜)年僅36歲的“一代雄主”因何而亡?“胡漢混血”的他相貌如何?千年前的“跨國婚姻”是否有據可依?26日,《對話宇文邕——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成果展》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

  1993年,考古人員在陜西咸陽陳馬村發(fā)現一座北周高等級墓葬,出土文字材料顯示,墓主人為北周武帝宇文邕。其在位期間統一中國北方、促進民族融合,對后續(xù)歷史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展覽現場,空間布局、色彩燈光等設計把展廳還原成科技考古“實驗室”,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展廳中還布置有AI交互設備,展示科技復原面貌后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形象,觀眾可以和其互動、對話。

  “在博物館我穿越千年,開啟了一次與帝王的‘在線聊天’。他的神秘面紗被揭開,這種互動體驗格外有趣!标兾髋㈣Q,開展首日她早早排隊入場。

圖為展覽現場。阿琳娜 攝
圖為展覽現場。阿琳娜 攝

  本次展覽結合歷史文獻和考古發(fā)掘,對北周武帝孝陵的科技考古成果進行科學轉化,從族群起源、面貌復原、死亡原因、飲食結構四個方面來展示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相關的研究內容、方法、過程和結果,讓公眾對科技考古有所了解和認識。

  你想知道宇文邕長什么樣嗎?展覽現場,記者了解到,根據表型預測結果,研究人員推測宇文邕是黑色頭發(fā)、黃色皮膚、棕色眼睛,是典型的東亞蒙古人種特征。而復原中國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難在于獲得他們完整的顱骨和高質量的基因組數據。研究人員基于顱骨掃描數據和基因組上的色素沉積相關位點復原了武帝宇文邕的外貌。

  36歲的宇文邕在征討突厥途中突發(fā)惡疾去世,他為什么會英年早逝,是死于烈性疾病,還是中毒而死?在展覽現場亦可以了解到,研究人員經過取樣和分析,發(fā)現在所檢測的33種金屬或類金屬元素中,其中6種元素在宇文邕的骨骼含量中過高,而他的早逝是由于慢性砷中毒引發(fā)系統性疾病導致的,骨骼上的黑色斑塊應為砷中毒后局部皮膚病變引發(fā)的骨髓壞死而留下的痕跡。

圖為展覽現場。阿琳娜 攝
圖為展覽現場。阿琳娜 攝

  據介紹,科技考古是運用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方法與技術,對考古遺址及出土的遺跡、遺物開展專門研究的一門學科。

  此次展覽策展人潘婷稱,2024年3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復旦大學聯合發(fā)布的有關北周武帝孝陵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是科技助力考古研究的一次成功典范。本次展覽旨在展示科技考古通過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在豐富歷史內涵的同時也增強了歷史信度,開創(chuàng)了人文社會科學新的研究范式。

  “我們圍繞穩(wěn)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DNA分析等展開研究,探討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飲食方式、潛在死因和族群來源等問題!睆偷┐髮W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表示,目前,除了分子考古,AI技術也在考古發(fā)掘、文物修復綜合研究等方面開展運用,在文化的展示傳播方面也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希望通過此次科技考古成果展,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其中歷史與科技的融合,不再把考古簡單當作“挖土”。(完)

責任編輯:王雨蜻

相關推薦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