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首頁 > 教育科技

老師期末給學生每人一個大蘿卜 這份“食在”獎勵為何被點贊
2025年01月15日 11:00 成都商報

  學校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也應該看見每個孩子不同的閃光點

  又到學期末。家長和學生們都關注著考試成績,或忙著進行期末總結(jié)。成都一所小學某班級的學生,在前幾天收到了一份非!笆吃凇钡钠谀┆剟睢粋大白蘿卜。這在期末這個情境中,仿佛有點兒“亂入”。

  據(jù)報道,1月8日,成都青白江祥福小學校四年級二班在本學期最后一節(jié)班會課上,班主任喻老師給孩子們舉行了一場儀式感滿滿的期末頒獎典禮。除了頒發(fā)獎狀,她還給每個孩子都送了一個白蘿卜。喻老師說,送白蘿卜有兩層用意:一是借“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的諺語,提醒孩子們注意健康飲食;二是祝愿每個孩子都可以“白白胖胖”,茁壯成長。

  其實,從一年前開始,蔬菜就成了喻老師班上頒獎典禮的常客。比如有的孩子在學;@球比賽中表現(xiàn)好,她就獎勵生菜,寓意“生機勃勃、積極向上”;有的孩子成績進步明顯,她就獎勵土豆,寓意“土”飛猛進……

  “絕對不是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才有機會,只要是積極向上、有進步、有閃光點,都有入圍機會。每個人都不會是‘小透明’!彼褪卟瞬皇且粋噱頭,喻老師說,無論何種獎勵,都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形式,讓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都能被看見,希望學生把鼓勵化作動力,好好學習,好好生活,“這是我最初的用意”。

  一直以來,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身心健康備受關注。前幾天,深圳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考試題被質(zhì)疑太難,引發(fā)廣泛關注。數(shù)月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在《十三邀》里談到的“當前的教育系統(tǒng)過于注重升學預備,而忽視了教育的其他重要維度”等觀點,引發(fā)諸多討論。

  在此背景下,喻老師的“讓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被看見”“每個孩子都不是‘小透明’”等理念,尤顯珍貴——學校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也應該看見每個孩子不同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不同的稟賦和發(fā)展空間。這雖是一個常識,可在現(xiàn)實語境中,不可否認,考試成績是學生必須面對的關卡和分水嶺,也是學校、教師最直接、分量最重的KPI。在成績這一指揮棒下,課業(yè)的好壞直接成為衡量學生的重要尺度。在很多時候,課業(yè)成績欠佳的學生,在班級里常常變成“小透明”,甚至連一些優(yōu)點也不被看見。

  學校也是一個小社會,有自己的“生態(tài)”。每個過來人都深知“學霸”和“學渣”在這個生態(tài)中,接受到的陽光雨露有多大差別——長期被肯定、被捧在陽光里,和總是被否定、不被看見,兩類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發(fā)展狀況往往有天壤之別。

  “看見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則無異于一只調(diào)節(jié)陽光雨露的手,讓成績優(yōu)異之外的學生也能雨露均沾。讓一般的學生在被認可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進而正確地自我評價,這對常被忽視的學生,何其重要。

  孩子被肯定,對學生家長來說也是一種松綁。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學校、老師的影響。當老師將對學生某一方面的認可傳遞給家長,家長也自然能松一口氣,或許可以放下些許焦慮,為孩子的成長嘗試不同的方向。

  用蔬菜當獎勵的另一層意義還在于,無形中把勞動教育也融合了進來。正如喻老師的做法,每次獎勵蔬菜以后,她都會在“班級圈”留言,建議孩子們回家后找父母了解一下某種蔬菜的種植過程,以及嘗試用這些蔬菜來做一道美食,和家人分享。就此而言,讓孩子了解蔬菜的種植過程,嘗試用蔬菜做美食,無疑是給學生的成長補充了最需要的那一份“營養(yǎng)”。

  提倡生活教育的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某種程度上,喻老師獎勵給學生的大白蘿卜,何嘗不是一本“活的書”?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評論員 李秀明

責任編輯:王雨蜻

友情鏈接: 中國政府網(wǎng)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wǎng) 群眾新聞網(wǎng) 西部網(wǎng) 西安日報 華商網(wǎng) 西西新聞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